最近特朗普政府的操作可以说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:万盈配资
面对其他国家,特朗普大辉关税大棒,雷厉风行,不给任何商量的余地,可面对中国,其关税政策却是如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...
尤其是在最近,特朗普的态度已经从4月的强硬变得非常温和,甚至在第二次“全球征税”名单中都没有中国。
那么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中美贸易战
特朗普在刚刚上台时对中国的态度众所周知,虽然表面上说什么中美友好,但实际上却是对中国步步紧逼,尤其是在经济上。
而特朗普之所以会这么做,还要从其第一次上任期间开始说起。
回溯至 2017 年,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,作为一位商人出身的总统,他对一系列经济数据极为关注。
当看到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 3700 多亿美元这一数字时,愤怒之情溢于言表。
这一逆差数额占据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贸易逆差的一半之多,在特朗普眼中,这无疑是美国经济的一大 “痛点”。
在他的商业思维模式里,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在经济交易中处于劣势,是一种 “亏本” 的买卖。
他认为,美国长期以来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吃了大亏,必须采取行动来扭转这一局面。
于是,从那时起,他内心便开始酝酿对中国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,一场贸易风暴在悄然间开始聚集。
基于这样的数据刺激与错误认知,特朗普政府迅速行动起来,中美贸易战就此爆发。
这场贸易战来得极为突然,毫无预兆。由于事发突然,中国在贸易战初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。
美国凭借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长期积累的优势,通过加征关税等一系列手段,试图在贸易领域对中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与压制力,打乱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。
在贸易战的冲击下,中国的一些出口企业订单锐减,生产经营面临困境,相关产业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。
不过,中国并未被美国的强硬手段所吓倒,而是积极应对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国内经济形势,同时努力寻求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。
万盈配资
经过艰苦的谈判与协商,在 2019 年,中美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份协议。
协议内容规定,中国向美国承诺,在后续的 2020 年到 2021 年期间,将新增采购 2000 亿美元的美国商品。
此外,中国还进一步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,旨在通过这些举措缓解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,推动双边贸易朝着更加平衡、健康的方向发展。
特朗普对这份协议欣喜若狂,将其视为自己执政生涯中的最大功绩之一,在他看来,这是美国在贸易领域取得的重大胜利,证明了他所推行的强硬贸易政策的正确性。
此后,他时常在各种场合吹嘘这份协议,将其作为自己赢得选民支持的重要政绩。
也正因如此,当特朗普再次上任后,由于之前的 “成功经验”,他形成了严重的 “路径依赖”。
他天真地认为,只要再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,采取同样的高压手段,就能再次迫使中国做出让步,拿出 2000 亿美元来购买美国商品,从而继续为自己的政绩添砖加瓦。
于是,在 2025 年 4 月,特朗普不顾后果,再次挥动贸易大棒,大手一挥,将对中国的关税陡然提升至 125%。
他以为这一举措能够再次让中国屈服,如同上一次贸易战那样按照他的意愿行事。
然而,他万万没有想到,今时不同往日,中国已经有了更加充足的应对经验和强大的实力。
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,中国毫不示弱,果断采取反制措施,迅速同步将美国产品的关税提升到 125%。同时,中国还颁布了稀土出口配额政策。
这一政策的出台,犹如一记重拳,直接击中了美国的要害。
美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对稀土有着高度的依赖,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政策使得美国相关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,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,整个美国经济也因此遭受重创。
在遭受这一系列打击后,高傲的特朗普不得不低下他那高昂的头颅。
为了缓解美国国内经济面临的巨大压力,挽救那些受到贸易战冲击的企业,他只能选择妥协。
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将对华关税降了下来,以减轻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。同时,还取消了对中国芯片出口的限制。
态度转变
当特朗普意识到自己的贸易战计划彻底失败,并且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已然束手无策时,他终于不得不面对现实 —— 必须改变对华态度。
持续的贸易对抗呈现出两败俱伤的态势,虽然中国凭借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,但特朗普政府却已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。
国内企业怨声载道,股市波动加剧,就业市场也受到波及,若不及时调整策略,特朗普政府的执政根基必将摇摇欲坠,甚至面临崩溃的风险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特朗普不得不放下此前的强硬姿态,决定调整对华方案,转而寻求改善中美关系,恢复正常的中美贸易往来。
他清楚地知道,当务之急是让美国经济摆脱当前的重创局面,先稳住阵脚,再图后续慢慢改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状况。
毕竟,持续的贸易动荡已经让美国的经济元气大伤,众多依赖进出口的企业濒临困境,民众的生活成本也因关税上涨而大幅增加,改变策略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必然选择。
于是,特朗普开始频繁高呼 “访华”,试图通过高层互动来缓和中美关系,为贸易恢复创造有利条件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在 90 天暂缓期结束后的 7 月 18 日,他宣布对 150 多个次要贸易伙伴统一征收 10%-15% 的关税。
加上之前已经对 20 多个主要贸易国家加征的关税,全球超过七成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这场关税风暴之中。
这一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震动,许多国家纷纷表示不满,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。
然而,在这份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税清单中,偏偏没有中国。
这一细节清晰地传递出特朗普态度的转变,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释放缓和信号,以此换取中美贸易关系的改善,为美国经济争取喘息之机。
但即便如此,我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。特朗普的这种态度转变,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让他不得不有所忌惮。
中国在经济、科技、产业等多个领域的稳步发展,构建起了坚实的防御屏障,让美国的贸易施压难以奏效。
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特朗普的商人本性和美国的霸权思维并未改变,一旦他认为美国的实力足以再次压制中国,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獠牙必然会再次露出,对中国采取新的贸易遏制措施。
因此,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,不断增强自身实力,以不变应万变。
参考信源:
新浪财经 美国财长警告:7月9日截止日期后,各国可能面临更高关税税率
金融界 跳出关税看谈判:“7月9日”还重要吗?万盈配资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